您好,今天是:   ENGLISH
历史新闻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活动新闻 >> 历史新闻

2016年7月8日彭城晚报报道《城南旧事》

来源:www.xzmsbwg.com   更新:2016/7/14 11:05:19   点击:



(七)“人文云龙,千年户部山”

   上世纪20年代,大批的外地难民涌入徐州,先是聚居在故黄河沿上,后迫于生计,做生意的多了,逐渐聚集到建国路一带,这也是建国路商业鼎盛时期的开始。而建国路南边的户部山,这时也不再是有钱人的居住地了,汇聚了很多生意人、穷苦百姓及外地客商,形成百余户、上千口人的聚居地。 

    市井百态

    当时的户部山虽少了大商大贾,但各行当自有自家的手艺绝活。当年在户部山居住的人,就操持着各种营生,各行各业无所不有。

    当时的皮行算是较大的生意,在徐州南关也是数得着的大商家。其它较大的还有竹器行、粮行,小一点的有茶馆、酒馆、鞋铺、剃头铺、烧饼铺、胰子店等,混穷的人拉黄包车、弹棉花、磨豆腐、做针线活、铸铜烟袋头、卖青萝卜、卖红土、卖水、搓背、拾破烂、戗刀磨剪子……

     周家猪头肉是忘不掉的美味。每天下午还没上市,那猪头肉的香味就飘满了整条街巷。不到两个时辰猪头肉就卖光了,去晚了就只有流口水的份。香喷喷的猪头肉夹在热烧饼里,那才是挡不住的诱惑。烧饼铺门口支一大烤炉,生火时用帆布当扇,伙计只需扇三下,那红红的火苗便“呼呼”地蹿上来。或方或圆的火烧、甜饼、牛舌烧饼、椒盐烧饼又香又脆。

    那年月没有买鞋穿的,大多是主妇在家纳鞋底,做鞋帮,然后送到上鞋铺。所谓“上鞋”,就是把鞋底鞋帮缝合在一起。上好的鞋,要用鞋楦子排上一两天(相当于熨烫),这样鞋子才美观挺括,穿起来才跟脚、舒服。过了重阳节,鞋铺的生意更好了,那灯每天都要亮到深夜。

    那时的人家都烧炉子、锅炝子。当时户部山有专门出售搪炉泥的人家。搪炉泥里有炭灰、麻穰、麦糠、红土、头发、沙子等物料。搪炉泥砌成大小不一的方块,整齐地码在门前,这就是最好的广告。

    剃头铺也是居民常光顾的地方。来剃头光脸的都是些大老爷们,他们往简易的理发椅上一坐,一块白布往脖子上一围,剃头师傅一边理发一边和顾客侃着近期发生的奇闻趣事;刚会走的小孩子不老实、好哭闹,剃头师傅就拿出花棒槌、皮老鼠等玩具,一边理发,一边学小老鼠叫,孩子眼泪没干,这边头也剃好了。

   户部山住户多,来做生意的小商小贩也不少,那叫卖声也是一景。

   外号叫“炮爷”的申三爷专做烧鸡。他的烧鸡味道纯正,制作的干净、漂亮,可与“冯天兴”媲美。每天烧鸡做好,申三爷就挎着玻璃罩子的竹篮开始叫卖:“烧鸡——五香鸡杂——”。

   秦大爷卖鲜果。记得他的鲜果摊上有瓜果李桃、橄榄、青萝卜等水果,有时还卖鲜芦根。数青萝卜便宜,所以买的人也多。那青萝卜刮去了表面的一层皮,越发青翠悦目。秦大爷不时地用竹帚把沾着清水淋一遍,并高声吆喝着:“脆甜不辣的青萝卜哎——”称好萝卜,秦大爷左手握住萝卜尾,右手拿一把细长快刀,横两刀竖两刀“哗哗”几下,萝卜从上到下均匀分开了九条,像一朵花,那青绿的汁水就顺着花流了下来。

    老五头专卖花生、蚕豆:“焦脆的花生——五香花生米——”、“蚕豆——五香面蚕豆——”。

    夏天的傍晚,卖鲜鱼者挑着木盆来了,叫卖声传得很远:“快来买,刚上岸的活草鱼喽——”。草鱼、鲤鱼放在木盆里,而鳝鱼、鲇鱼、咯咯咽鱼或老鳖就要用鱼篓装了。有的论斤卖,有的则论条卖,比如鲇鱼、老鳖。称好鱼,卖鱼者就会用一根长长的水草或麻绳把鱼串上,像一挂鞭炮,很是好看。

    王大爷扛一条窄窄的长板凳,上面有块窄窄的磨刀石,他满脸皱纹,腰弯成近90度,腰间围着帆布围裙,长年不断地在户部山上吆喝着:“戗剪子来磨菜刀——”。王大爷的活很精细,一把剪子要磨上半小时。磨好后还要让用户用他准备的碎布试用,用户满意了才收钱。

    钯锅匠更是三天两头来:“钯锅锔碗钯锔子——三瓣两瓣拿来箍簏”。这钯碗钯锅可是一个技术活:钯锅匠要先把破碎的锅或碗合拢,再用细棉绳将之牢牢捆绑。准备停当,这才用金刚钻沿着裂纹两边钻孔,但只能钻成凹形孔,不得穿透,然后一一用铜锔子扒牢,最后再用湿石灰抹平锔腿缝隙,此时,一个破碎的碗又复为整体了,而且更结实耐用。“没有金钢钻,别揽瓷器活”,这话用在钯锅匠身上,那是再恰当不过了。

    还有一个山东口音的吆喝声:“拿头发来换针!”女人们平日把掉下来的头发团成一团,积少成多就能换几根针。

    “棉花糖——”一听这叫卖声,孩子们跑的最快。卖棉花糖的人推着小车,车上有一圆盘,盘四周用铁皮围了半圈,中央有个转轴飞快地旋转。他手拿一根细木棍在圆盘里一搅,变戏法一般出现了一团雪白的如棉絮般的棉花糖来。

    还有王大爷的“热粥——”, 挎篮大姐的“烧饼——油条”,也是户部山居民最熟悉的声音。他们常来常往,一边做着生意,一边和居民拉着家常,就像一家人一样。若谁手头没有零钱或暂缺现钱,只要说一声,照吃不误。

    张家茶馆

    张家茶馆坐北朝南,门前的大块空地也有百平方米——这里是招待茶客的露天茶馆。空地上有一排大柳树,垂柳或杨柳,年岁不知,粗壮苍劲,几人不可合围。虽无泉水叮咚,倒也柳枝婀娜树影婆娑。若到盛夏,这柳荫下更是消暑的好地方。空地正中,摆放着几张八仙桌、长条凳,每一张桌上放着一个大而黑的砂壶,几个茶碗。这是那些出力人喝的,一碗凉茶一仰脖子咕咕咚咚灌下肚,用手一抹嘴,很是过瘾;而那些粗通文墨的“文人雅士”就斯文多了,他们要喝盖碗茶,茶叶也非茶沫子之类。喝茶时用杯盖轻轻拂去茶水上的茶叶,然后轻呡一口。而喝水大户则是户部山的居民,一早一晚,居民们纷纷拿着竹壳水瓶来打热水,一瓶水也就二分钱。

    春末夏初之季,张家茶馆门前最是热闹。一大早,就能听到鸟啼声声。茶馆的一排柳树上,挂满了鸟笼,八哥、画眉、百灵、黄雀等鸟儿;门前说书的、卖唱的、斗鸟的,闲聊的,围满了八仙桌。大家一边喝茶,一边闲聊着;养鸟的人却一边斗鸟一边斗嘴。若入了秋,就斗蛐蛐,人比蛐蛐叫得还欢。

    晚上的张家茶馆也不寂寞,八仙桌上放着汽灯,柳树上挂着马灯,把这一块乐土照得如同白昼。孩子们玩疯了,围着八仙桌,在人缝里钻来钻去,象一条条滑泥鳅。大人嘴里笑骂着,手里只是抓不着,只好任他去了。

    常来张家茶馆唱戏的是铜山县及周边地区的小戏班子,大都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演员,主要是唱柳琴戏。剧目有《喝面叶》、《秦香莲》、《王华买爹》、《张郎休丁香》等,因受条件时间限制,演员多唱折子戏或十天半月演完全剧。演员涂脂抹粉稍加扮相,一把柳琴,两个演员,一场好戏就开演了,把户部山的居民听得如痴如醉。

    柳琴戏,在徐州也称“拉魂腔”,因唱腔曲调优美,有拉人魂魄的魅力而得名,也有徐州人“听了拉魂腔,肉酒都不香”之说。当时最受欢迎的是柳琴名丑王平均的《喝面叶》,老人、妇女、孩子张口就会唱:“大路上走来我陈士铎啊……”户部山的人两天不听柳琴戏心里就没着没落的,要不怎么叫“拉魂腔”呢?“人生如戏”、 “戏如人生”,生活在户部山上的人们,虽没有受过多少教育,但是他们从戏中接受伦理纲常历史文化,在戏外感受悲欢离合人情冷暖,戏台就是他们人生的大学堂。

    当时最受徐州市民欢迎的著名演员有厉仁清、相瑞先、王平均、王素琴、姚秀云等艺人,他们拥有大量的粉丝,丝毫不逊于当今的歌星大腕。

   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,因徐州药厂扩建征用那块地,张家茶馆消失了。消失得令人猝不及防。再也看不见老虎灶冒出的袅袅青烟,氤氲茶香已是过眼云烟……

新浪微博:@徐州民俗博物馆

腾讯微博:@xuzhouminsubowugu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