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今天是:   ENGLISH
徐州老故事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通知公告 >> 徐州老故事

苏东坡在徐州过的两个重阳节

来源:www.xzmsbwg.com   更新:2017/1/7 15:22:31   点击:

雨叶风花日夜稀,
一杯相属竟何时。
空虚岂敢酬琼玉,
枯朽犹能出菌芝。
门外吕梁从迅急,
胸中云梦自逶迟。
待君笔力追灵运,
莫负南台九日期。

    苏东坡主政徐州期间,在徐州过了两个重阳节,每一次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。尤其是第二个重阳节,可以说是他一生中过得最风光、最愉快的一个重阳节。

熙宁十年(1077)四月,苏东坡来到徐州任知州。过完中秋节不久,他就打算在重阳节时,和府    衙中的僚属们一同到戏马台登高赋诗。仲屯田住在吕梁悬水村,离府衙比较远,特别写诗对苏东坡的盛情相邀深表谢意,苏东坡写了《次韵吕梁仲屯田》作答:

雨叶风花日夜稀,一杯相属竟何时。

空虚岂敢酬琼玉,枯朽犹能出菌芝。

门外吕梁从迅急,胸中云梦自逶迟。

待君笔力追灵运,莫负南台九日期。

    仲屯田,名伯达。屯田,官名。宋时工部所属有屯田郎中、员外郎,以及屯田使、屯田副使等。吕梁,在徐州彭城县东南五十七里泗水上。在诗中,苏东坡赞扬仲屯田的诗是“琼玉”,而称自己的诗是“菌芝”,希望仲屯田在重阳南台诗会中,像当年谢灵运一样,独登魁首。公元416年,宋武帝刘裕北征至彭城,重九日,引宾佐登戏马台,会将佐百僚,赋诗言志。作者百余人,独谢灵运诗最工。戏马台地处徐州城南,故又称南台。

    事情很不凑巧,离重阳节还有半个多月,徐州就发大水了。七月十七日,黄河在澶州(今河南濮阳)曹村埽决口。汹涌不可阻遏,淹没45个县,冲毁田地30万顷。八月二十一日,大水抵达徐州城下,受东面、南面山岭所阻,又有吕梁、百步两洪控扼,泄流不畅。加上连日大雨,致使城墙下水位不断上涨。九月二十一日,城墙下水深二丈八尺,高出城内地平面一丈零九寸,整个徐州城池危在旦夕。因此,这一年的重阳节,徐州全城男女老少都在忙于抗洪保城,哪里还有心思过节呢。正如苏东坡次年重阳节诗中所说:“去年重阳不可说,南城夜半千沤发。水穿城下作雷鸣,泥满城头飞雨滑。黄花白酒无人问,日暮归来洗靴袜。”大水困城,苏东坡原定重阳节邀僚佐登戏马台的计划自然就泡汤了。作为礼貌,仲屯田理所当然要写诗来说明情况。苏东坡是一个十分勤奋的人,尤其在诗歌创作方面,其勤奋的程度是人们难以想象的。现在,他带领全城军民抗洪保城,正忙得不可开交,但仍然没有忘了写诗。他接到仲屯田寄来的诗后,马上就写了《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》:

无复龙山对孟嘉,西来河伯意雄夸。

霜风可使吹黄帽,(舟人黄帽,土胜水也。)

樽酒那能泛浪花。

漫遣鲤鱼传尺素,却将燕石报琼华。

何时得见悲秋老,醉里题诗字半斜。

    诗中,作者以仲屯田比孟嘉,且将他的诗誉为“琼华”(即琼花),把自己的诗贬之为“燕石”。“鱼传尺素”是成语,出自古诗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客从远方来,遗我双鲤鱼。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。”古代用绢帛书写,通常长一尺,因此称书信为尺素,在此诗中指苏东坡寄给仲屯田的诗。“龙山对孟嘉”是借用“孟嘉落帽”的典故:孟嘉是东晋时代的著名文人,在大将军兼荆州刺史桓温的幕下当参军。九月九日,桓温邀集宾客幕僚作登高盛会,在龙山顶上大摆筵席,饮酒赋诗。突然,一阵风刮过,把孟嘉头上的帽子吹落在地。孟嘉这时已有几分酒意,对帽子掉了毫无知觉。桓温见此,便叫孙盛作文章嘲笑他。孙盛也是当时很著名的文人,他遵命在席间作文责难孟嘉。没料到孟嘉虽已酒醉,但神志不乱,依然文思敏捷。孙盛的文章刚做好,他草草一看,立刻提起笔来,作了一篇文章酬答。满座的人读了他的文章,都叹息称好,一时传为美谈。

    苏东坡在徐州过的第二个重阳节,和第一个相比,真有天壤之别。这就是千载难逢的黄楼盛会。苏东坡率领全城军民苦战七十余日,战胜了特大洪水,保住了徐州城池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,获得朝廷嘉奖和徐州人民的终身爱戴。接着,他又申请朝廷拨款加固徐州城墙和河堤,以确保徐州城池的长期安全。原计划制作石岸,因耗资巨大未获批准。后来改作木岸,于次年二月获得朝廷批准,他立即组织人员,紧张施工,并且亲自督工修堤。经过半年的努力,胜利完成了加固堤岸的工程,并且在城墙东门上修建了高十丈的黄楼,作为纪念抗洪胜利的标志性建筑。黄楼于元丰元年(1078)八月十二日竣工,苏东坡决定在九月九日重阳节举行盛大的落成典礼。

    为了增加黄楼的艺术气氛和文化底蕴,在刚开始修建时,苏东坡就写信给苏辙、文同等人,邀请他们写诗作赋或绘画,作为黄楼的室内装饰之用,同时借以提高黄楼的知名度。日前,苏辙已从南都(今河南商丘)寄来《黄楼赋》,他本来计划要来徐参加黄楼的落成典礼,无奈公务繁忙,脱不开身。苏东坡将苏辙写的《黄楼赋》勒石刻碑,立于黄楼大厅正中,供人观瞻。为了使落成典礼进行得隆重而热烈,苏东坡为大合乐撰写了主题乐语《黄楼致语口号》:

    百川反壑,五稼登场。初成百尺之楼,适及重阳之会。高高下下,既休畚锸之劳;岁岁年年,共睹茱萸之美。恭惟知府学士,民人所恃,忧乐以时。度余力而取羡材,因备灾而成胜事。起东郊之壮观,破西楚之淫名。宾客如云,来四方之豪杰;鼓钟殷地,竦万目之观瞻。实与徐民,长为佳话。

一新柱石壮严闉,更值西风落帽辰。

不用游从夸燕子,直将气焰压波神。

山川尚绕当时国,城郭犹飘广陌尘。

谁凭阑干赏风月,使君留意在斯民。

    “起东郊之壮观”,指建黄楼,因黄楼建在东城门上。“破西楚之淫名”,指建黄楼时因缺材料而拆除了霸王楼。霸王楼因夜里无人敢住而留下不好的名声。“严闉”:庄严的城门(闉音英)。“西风落帽辰”指“孟嘉落帽”的典故。“燕子”指燕子楼,“气焰压波神”即黄楼镇河妖之意。

    九月九日,晨雾蒙蒙,能见度很差。但太阳出来以后,浓雾散去,境界大开,一番秋高气爽的景象。苏东坡和州府全体官员以及社会各界名流三十余人齐聚黄楼,大合乐庆祝黄楼落成,济济一堂,好不热闹。又有一帮歌伎侑酒助兴,气氛更加热烈。酒宴开始之前,苏东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词《九日黄楼作》:

去年重阳不可说,南城夜半千沤发。

水穿城下作雷鸣,泥满城头飞雨滑。

黄花白酒无人问,日暮归来洗靴袜。

岂知还复有今年,把盏对花容一呷。

莫嫌酒薄红粉陋,终胜泥中事锹锸。

黄楼新成壁未干,清河已落霜初杀。

朝来白露如细雨,南山不见千寻刹。

楼前便作海茫茫,楼下空闻橹鸦轧。

薄寒中人老可畏,热酒浇肠气先压。

烟消日出见渔村,远水鳞鳞山齾齾。

诗人猛士杂龙虎,楚舞吴歌乱鹅鸭。

一杯相属君勿辞,此境何殊泛清霅。

    苏东坡最要好的朋友之一王巩从汴京来到徐州参加黄楼盛会。他即席赋诗祝贺黄楼落成。来徐州主持徐沂举人考试的考官顿起、孙勉,徐州通判傅裼及其他官员田叔通、吴彦律、毕仲孙,还有仲屯田、颜复等,也争先恐后地赋诗,气氛之热烈难以言表。评价最高的是徐州籍诗人陈师道写的《黄楼铭》,被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的曾巩誉为“秦石”,备受赞赏。州学教授舒焕因赴郓州担任举人考试的考官,缺席此次盛会颇感遗憾。

晚上,苏东坡回到家里,写了《九日次韵王巩》:

我醉欲眠君罢休,已教従事到青州。

鬓霜饶我三千丈,诗律输君一百筹。

闻道郎君闭东阁,且容老子上南楼。

相逢不用忙归去,明日黄花蝶也愁。

    王巩(1048-约1117年),北宋诗人、画家。字定国,自号清虚居士,莘县人,官止宗正承。诗中,“青州从事”是一个关于酒的典故。语出《世说新语》,桓温主簿善辨酒之好坏,好酒称为青州从事,恶酒称为平原督邮。青州有齐郡,与脐谐音,谓好酒可到脐下;平原有鬲县,与膈谐音,谓恶酒停于膈上。“闻道郎君闭东阁,且容老子上南楼。”郎君指王巩,老子指作者。东阁是古代宰相招致、款待宾客的地方。王巩的祖父王旦在宋真宗期间曾任宰相,因此作者称王巩的住宅为东阁。王巩来徐以前,因事在家闲居,故以“闭东阁”称之。“南楼”为一典故,语出《晋书·庾亮传》,庾亮镇武昌,其佐史秋夜登南楼,庾亮亦至,众人将避,庾亮曰:“诸君小住,老子于此兴复不浅。”这里作者以庾亮自比,也间接表达了挽留王巩之意。“相逢不用忙归去,明日黄花蝶也愁。”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也是名家推崇的千古名句,已被收入《古代诗词曲名句选》,尤其是“明日黄花”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成语流传下来。明日黄花,指重阳节过后逐渐枯萎的菊花。作者用这两句告诫人们,朋友们在重阳节相遇了,就不要忙着回家。大家一起去登高,饮酒,赏菊,过了重阳这个日子,菊花就会逐渐枯萎了,连蝴蝶也发愁没有去处,何况人乎?

    苏东坡写完这首诗,意犹未尽,又填了一首词《千秋岁·重阳徐州作》:

    浅霜侵绿,发少仍新沐。冠直缝,巾横幅。美人怜我老,玉手簪金菊。秋露重,真珠满袖沾余馥。坐上人如玉,花映花奴肉。蜂蝶乱,飞相逐。明年人纵健,此会应难复。须细看,晚来明月和银烛。

    “美人”指参加黄楼盛会的歌伎。“簪金菊”:古时男子有重阳日头上插菊的习俗。这里指歌伎将菊花簪到作者的帽子上。“蜂蝶乱,飞相逐”形容盛会的热闹场面。末尾四句是化用杜甫《九日蓝田崔氏庄》的诗句:“明年此会知谁健,醉把茱萸仔细看。”

新浪微博:@徐州民俗博物馆

腾讯微博@xuzhouminsubowugu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