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蛇年新春的钟声敲响,徐州的户部山便被浓浓的年味笼罩。这里古街深巷,人潮涌动。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,更是一次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。
新春的户部山热闹非凡,游客们从四面八方涌来,只为在这片古老的街区寻找年味。
据统计,整个春节假期,户部山-回龙窝街区春节游客接待量57.9万人(其中,景区游客接待量19.6万人),旅游收入1323.8万元。再次创下旅游佳绩。如此庞大的人流,让这里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。
在户部山的民俗博物馆内,一场穿越时空的展览正精彩上演。这里精心搭建了1984年春节时期的场景。
从复古的街道、热闹的商店,到充满仪式感的婚礼场所,再到港台音乐会的经典场景,每一个细节都生动还原了80年代的风貌。游客们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怀旧色彩的年代,感受着岁月的温度。
与此同时,“汉风市集非遗过大年”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。非遗传承人们齐聚一堂,现场展示剪纸、糖画、面塑、刺绣等传统技艺。
这些古老的技艺在传承人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,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观看。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手工艺品,还能亲手体验制作过程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户部山的舞台上,相声表演无疑是一大亮点。多位相声界的实力演员倾心演出,既有传统相声段子的经典演绎,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;又有贴合当下热点的新作品,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逗得观众捧腹大笑。现场笑声不断,掌声雷动,为这个新春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氛围。
乐队演出同样精彩绝伦。从70年代的经典民谣,到80年代的港风音乐,再到90年代的摇滚和00年代的动漫音乐,乐队们用悠扬的旋律带领观众穿越不同的年代。让观众在音乐中回忆往昔,感受岁月的变迁。
此外,“二两包子脱口秀”也为游客们带来了许多欢乐。多位知名脱口秀演员以敏锐的视角和犀利的语言,结合新年的氛围和生活中的趣事,创作了一系列专属段子。观众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一个轻松愉悦的午后,感受着语言的魅力。
看!是谁在撒糖?户部山里,传统民俗活动也备受游客喜爱。撒糖仪式寓意甜蜜美满,抛绣球游戏则充满了浪漫与趣味。游客们亲身参与其中,体验着传统民俗的乐趣,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氛围。
此外,“财神送福”活动更是惊喜连连。神秘的财神爷在人群中惊喜现身,与大家亲密互动,为现场观众送上新年祝福,还派发寓意财运亨通的小礼品,让游客们在欢乐中收获满满的好运。
来到户部山,怎能不拍照留念?景区内随处可见的“福”字打卡点,吸引着游客们纷纷打卡。过年期间,游客可以在汉符文创店领取“福”字手绘地图,寻找户部山中的七个“福”字打卡点,完成打卡后即可到戏马台对面的汉符文创店领取小礼品一个。
行至巷口崔家大院门旁,数米宽大的“户部山”打卡墙瞬间映入眼帘。无论近景还是远景,这里都是拍照的绝佳背景。游客们在这里留下一张张美丽的照片,记录下这个难忘的新春之旅。
走进户部山民俗博物馆,还可以偶遇徐州日历墙和各种福字墙,复古的元素与现代的装饰相结合,处处都是好风光。
户部山的热闹不仅吸引了无数游客,也引起了央视的关注。从年前到年尾,央视的镜头频频聚焦于这里。
1月28日除夕当日,CCTV2财经频道《2025家乡的年味儿(十二)》播出,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户部山非遗新年市集的热闹场景。
节目中,榫卯、绒花、沉香、拓印等非遗技艺的展示丰富多元,古老的手艺在现代的市集里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1月31日(大年初三),CCTV2央视财经频道再次播出《非遗里的中国年》特别节目。节目里,户部山的历史风貌尽收眼底,徐州丰富的非遗文化更是让人目不暇接。
徐州琴书、徐州梆子、柳琴戏、香包、剪纸……这些传统演艺项目轮番登场,每一个都妙不可言,仿佛把古老的徐州文化一下子拉到了我们眼前。
2月2日(大年初五),CCTV13新闻频道将镜头对准了徐州云龙区的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。新春的户部山,被装点得年味满满。古色古香的街巷里,传统小吃摊前人头攒动,糖葫芦、面人、糖画等传统小吃吸引着游客驻足。
与此同时,相声、脱口秀、乐队演出等现代娱乐形式也在这里大放异彩,街区内的徐州民俗博物馆更是人气爆棚。走进博物馆,仿佛穿越回了80年代的徐州。
旧报纸、老旧电视机、国营小卖部……这些复古元素勾起了无数人的回忆。
蛇年新春的户部山,人潮涌动,欢乐无边。这里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活动,还有令人垂涎的美食和美不胜收的风景。
央视及众多媒体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切,将这份热闹与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。但其实,户部山的魅力不仅仅在镜头里,更在这烟火气中。
如果你错过了这个新春的户部山,不妨在下一个节日再来。这里的故事,永远不会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