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今天是:   ENGLISH
省级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非遗大观 >> 非遗传承项目 >> 省级

【曲艺】丰县坠子

来源:www.xzmsbwg.com   更新:2015/7/15 10:38:07   点击:

一九五八年,坠子艺人范筱英代表徐州市参加江苏省代表团,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,演出的《姑娘的婚事》获优秀表演奖



丰县坠子

 

丰县坠子,亦称“徐州坠子”,又称“坠子书”,因主要伴奏乐器坠琴而得名。广泛流行于苏、鲁、豫、皖接壤地区。

丰县坠子的前身为渔鼓坠,渔鼓坠又是由渔鼓(又称“道情”)衍变而来。丰县渔鼓坠约形成于清道光年间。清末民初,丰县王沟镇渔鼓坠艺人王本来、孙合生等去掉伴奏乐器渔鼓,开始用坠琴伴奏,自此,丰县坠子应运而生。

丰县坠子属板腔体,说唱兼备,以说唱长篇大书为主。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(三根弦)、简板,也有用竹板、小堂鼓的。板式有大慢板、垛子板、莲花板、飞板等。

丰县坠子曲目非常丰富,传统段子有《小姑贤》、《郭巨埋儿》等100余个,其中中长篇大书有《金鞭记》、《张廷秀私访》等百余个;新书新段子有数十个。无论传统段子、长篇大书还是新曲目,都有曲折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,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。如歌颂爱国主义、民族英雄,鞭挞邪恶,歌颂公德、正义等,对创建和谐社会,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。

丰县坠子的演唱形式有单档、双档、多档,因演员多少而异。丰县坠子的伴奏乐器和说唱风格独具特色,演唱风格既质朴典雅又粗犷豪放,乡土气息浓郁,是我国民族、民间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枝亮丽的小花,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,很受观众欢迎。

丰县坠子的鼎盛时期是二十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。著名坠子演员有李秀荣、贾教祥、于教芝、王教银、刘永长、范筱英、黄昆溪、徐玉兰、孙秀芹等,著名琴师有王教宪、刘元忠等。1951年徐玉兰、范筱英等在上海参加抗美授朝募捐义演,上海唱片社录制了他们演唱的《十女夸夫》。1956年、1957年李秀荣参加江苏省、徐州地区曲艺汇演,均荣获一等奖。1958年,在全国第一届曲艺汇演中,范筱英、黄昆溪演唱的《姑娘的心事》荣获优秀表演奖,并受到周恩来、董必武等中央领导接见。新时期著名的丰县坠子艺人有黄小玲、王德伦、侯朝侠、杨素珍等。侯朝侠曾荣获全军文艺汇演大奖。黄小玲演唱的《呼延庆打擂》、《兵困天官府》1986年由齐鲁音像出版社、中华唱片社出版发行。

目前,丰县坠子也和许多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,观众与日俱减,全县乃至全市能常年坚持演出的艺人仅有黄小玲、王德伦夫妇。这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已后继乏人,濒临失传。




丰县坠子表演形式: 单档 双档

 

丰县坠子第五代传承人黄小玲、王德伦部分演出剧照


O O四年,沛县广场文艺汇演 黄小玲、王德伦坠子专场演出剧照



摄影:王兴华